第五批自贸区运行满周年,晒成绩单!
截至8月30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第五批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挂牌已满一年。
一年过去了,这些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差别化探索等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9月2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表示,一年来,各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立足区位特色优势,突出差别化探索,加强系统集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总体方案确定的713项改革试点任务平均实施率接近80%,初步实现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加强改革探索的设立目标,更好服务了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唐文弘说。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设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一年的探索中,各地自贸区也交上了自己的成绩单。“地方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主动抓改革抓发展的意识和开放创新的紧迫感、使命感切实增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7省区市已累计向自贸试验区下放省级管理权限约1200项。”唐文弘介绍。
在系列探索支持之下,各自贸区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唐文弘介绍,今年1-7月,6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临港新片区实际利用外资131.1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6607.6亿元人民币,分别占所在省市的5.8%和10.8%,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市场主体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一年来各大自贸试验区结合各自战略定位、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形成协同推进效应。
山东自贸试验区立足区域优势,深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山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德平表示,在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山东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今年前7个月,“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879列,同比增加41.5%,累计进出口货值72亿元。
“广西自贸试验区在深化面向东盟合作、创新边境经济发展、畅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创新经验。”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蒋连生表示,比如积极探索与东盟合作的新模式,积极探索沿边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积极探索畅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新举措等。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推进开放政策和制度的差异化探索,加快提升关键领域的前沿产业功能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放型制度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当前全国唯一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港特殊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营,构建了区内“一线”径予放行、区内不设账册、“二线”进出口单侧申报等海关监管新模式。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朱益民表示,江苏自贸试验区正在加快成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优质资源要素的集聚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下一步,江苏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任务清单体系、协调服务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等,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河北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努力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安静介绍,如河北雄安片区立足建设金融创新先行区,积极探索监管“沙盒机制”,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顺利推进。
作为我国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的自贸试验区,云南、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各有亮点。云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寇杰表示,挂牌以来至今年6月底,云南自贸试验区增量市场主体达到31559户,每天新诞生约160户市场主体。黑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平表示,围绕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积极释放对俄及东北亚开放合作潜力,今年前7个月,黑龙江对俄进出口额达到577.1亿元,占全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14%。
在9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强调,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这是新形势下自贸区被赋予的最新任务。唐文弘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在探索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方面,走在前列,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高地,自贸区在双循环衔接上具有天然优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自贸区是面向外循环的,是外循环和内循环的一个纽带或节点,国内外商品和资金的流动可以通过自贸区来实现。”
在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看来,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自贸区可以发挥其他地方不具备条件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为——在内循环中引领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在双循环中提升要素市场的内外联通效率。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余南平表示,自贸区建设现已进入新的阶段,要向高能量型的自贸区发展,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和势能。“接下来的发展,既要引领国内大循环,形成区域价值链协同,也要参与国际大循环,形成地区价值链的重构。”
相关链接:
来源/综合经济日报、第一财经报道
责编/曹家宁 审校/陈晓宇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